文章摘編如下:
中國指數(shù)研究院近日公布數(shù)據(jù)顯示,9月國內百城新建住宅均價連續(xù)16個月環(huán)比上升,同比升幅亦較上月擴大。在國慶長假期間,部分大城市樓市成交熾熱,有形容指現(xiàn)今樓市再次進入“瘋漲”階段。
發(fā)展商各師各法提高樓價
雖然一線城市樓價被中央緊盯,但“上有政策,下有對策”,發(fā)展商仍是花樣百出以提高售價,以北京為例,一些新盤就通過收取精裝費來提高售價。業(yè)內人士表示,以清水房捆綁精致裝修價格的做法正在大行其道,精裝費最高者收取近百萬元,在不出臺新調控政策的前提下,需求旺盛,預期睇升,新盤增加的額外費用也很快被買樓者消化。
究竟內地樓價會升到甚么程度,各人看法不同。不過,易居中國總裁丁祖昱指,因各城市房地產存量水平持續(xù)減少,不能跟上持續(xù)釋放的市場需求,估計短期內樓價會持續(xù)上漲;但房產供不應求態(tài)勢在四季度及明年會逐步改觀,從而放緩明年房價的上升勢頭。
對于中長期國內房地產市場形勢,他認為,人口紅利期結束將使未來房地產市場需求總規(guī)模逐漸減少,未來五年國內房地產市場將進入平穩(wěn)期,之后可能出現(xiàn)局部調整。
土地稅收體制成改革重點
對于熾熱的樓市,管理層似乎沒有大動作,不像以往一再出臺調控措施來遏抑樓價。有分析認為,李克強一向強調改革應著眼于“頂層設計”,即是不再以“頭痛醫(yī)頭、腳痛醫(yī)腳”的救火形式來整頓市場,而是從體制上著力,根本性的去解決問題。
分析認為,三中全會關系到未來中國經濟能否持續(xù)發(fā)展,改革力度之大將前所未見,其中包括金融自由化改革、戶籍制度改革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、政府行政審批制度改革、財稅改革、國有企業(yè)改革等;而涉及房地產領域的包括土地制度改革、房產稅改革、地方稅收改革等,這些改革都是要相互配合才能成功,這正是為何中央暫時對樓市按兵不動的主要原因。
據(jù)了解,針對房地產市場,土地制度改革將是重頭戲。目前由政府主導的土地征管交易方式,是造成十年樓市調控無果,房價愈調愈高的重要原因。估計未來要取消各級政府的土地儲備制度,國有土地、集體土地都作為市場主體直接入市交易,土地制度改革是房地產調控的釜底抽薪之舉,是遏制高房價的治本之策。
更重要的是,這將改變地方政府過度依賴土地財政,令房地產市場綁架經濟的畸形現(xiàn)象。當然,要將土地出讓這塊肥肉從地方政府手中拿過來,必然會遇到很多阻力,絕對不容易,這要考驗中央改革決心與能量。
征收房產稅限購政策退出
其次,業(yè)界估計稅收將在房地調控中發(fā)揮重要作用,也是房地產調控手段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。國家發(fā)改委主任徐紹史、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報告時,雙雙提到“擴大個人住房房產稅改革試點范圍”,因此,三中全會后征收房產稅是必然之舉,至于到時如何征收將會明朗化。
雖然,有不少言論指征收房產稅對遏抑樓市作用有限,過重的征稅又會引來民眾強烈反彈。不過,征收房產稅的作用并非要即時壓低樓價,重點在形成長效機制,將行政手段色彩較濃的限購政策等退出。
再者,三中全會將形成新的基本住房制度體系,即:按照“市場的歸市場、政府的歸政府”的框架思路,商品房市場主要以市場調解為主,主要是中高收入者的市場;低收入者的住房問題由政府提供幫助。政府將會把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作為長期工作抓緊抓好。
當然,這些改革涉及不少人的既得利益,阻力必大,有多少可得到落實,將成改革成功與否的指標。